石雕知识

安徽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

2024-01-06 05:07:1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徹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。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说:“一生痴绝处,无梦到徽州。”徽派建筑彰显的是徽州文化品格和个性,徽派设计院拟从徽派建筑的美学特点.特色形成及美学意义方面作些探索。

安徽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美学意义(图1)

 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典型代表,在各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徽派建筑的理念来自于徽州文化“天人合一”的精神,建筑布置紧凑,院落占地面积小,坐北朝南,注重空内采光,以堂屋为中心,以刻画雕饰来装饰屋顶,檐口长。在总体布局上,依山就势.构思巧妙,自然得体,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。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,建筑雕刻艺术上的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。徽派建筑集徽州风景之灵气,融汉族风俗文化之精华,结构严谨,尤其以民居、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,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。

  三雕,指的是砖雕、木雕、石雕。微派建筑以砖木、石为原料,以木构架为主,梁架多用料很大,而且注重装饰,还广泛采用三雕.徽派建筑的雕刻多运用于门楼、窗户、栏杆等处,雕刻的多为树木山水、鸟虫鱼兽、亭台楼阁等.手法讲究镂空的效果,石雕最常见于牌坊门楼上,例如最有名的歙县牌坊群,采用严格的对称手法,使人在视觉上达到冲击,石雕由于材料难度等因索不及砖雕、木雕复杂。“三雕”的历史源于宋代,至明清极盛。明代徽派木雕已有规模.雕技粗犷,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.线条造型强调对称,用于装饰,很有趣味。明中叶以后.随着徽商资本雄厚以及兴旺宗族意识的浓厚,木雕艺术逐渐发展。砖雕是徽州盛产的青灰砖上经过雕镂的装饰,广泛用于微派风格的门楼、门套等处,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庄重:砖雕有平雕.浮雕、立体雕刻,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。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非常严谨,而徽州建筑物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,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。宅院内的屏风、窗户,还有床桌、椅等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。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,有人物、山水、禽兽、虫鱼等。石雕在徽州城乡分布很广,主要用于廊柱、门墙、牌坊等处的装饰,名气甚高。徽州石雕受难度限制,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,主要是动植物和书法,人物故事与山水较为少见。在雕刻风格上,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,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烦琐。

  微派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便是马头墙。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,随屋面的坡度层层跌落,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,上面铺上瓦片.因为形状似马头,所以称为“马头墙”,作用是防风防火且好看。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,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.它是怎样实现防火的?古代房屋多用木材这- -原料,且家家户户紧密相连.为避免一家失火大家遭殃,便用马头墙起隔离作用,所以也称其为封火墙。徽派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.因为马头墙的设计显得错落有致,单调、呆板的墙体.因为有了马头墙,从而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,从高处看,聚集的村落民居中高低起伏的马头墙给人一-种万马奔腾的感觉。至于其名字也是因为在古代马是吉祥的象征,预示着宗族兴旺发达,寄予了徽商对于家族的厚望。

  徽派建筑不像浙江一-带大多以面砖贴饰外墙壁, 它外面采用白泥,并且不同民居会根据个人喜好雕刻,这也是徽派建筑另- -大特点一白墙 。还有屋顶和马头墙上的青瓦给徽派建筑烙上了印记,使之成为三大特点之一。白墙青瓦,静谧优美,如诗如画。古代用白墙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彰显独特的富贵,微派建筑不仅仅是--种建筑.更是深藏意蕴的一幅水墨画,让人如痴如醉。

  微派建筑的高宅、深井、大厅,按功能规模灵活的分布,有条不紊,井然有序,展现出独特的空间美。高墙深宅是微派建筑的结构方式,这种居宅往往很深,进门为前厅,中设天井,后设厅堂,厅堂后用门隔开,设一堂二卧室,堂室后靠墙设天井,两旁建厢房,这是第-.进,后面依次如此,体现了徽州人民聚族而居的文化。大厅是整个建筑最主要的部分,主要用于礼节性活动,如迎接贵宾、办理婚丧大礼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搜索